猎民村三面环山,峰峦起伏,丛林幽幽。村子的东北有神秘的仙人洞和百年的敖包树,西南是一条大河与宽阔的草地。村子里的鄂温克人家都是起脊的房屋,南、西、北三面开窗,整洁干净,宽敞明亮。村里村外都被冰雪包裹起来,一派洁白,闪光透亮。有的人家的院子里立起了灯笼杆,时有孩子们的鞭炮声传来,这都表明快要过年了。
猎民村,是一个鄂温克民族村的老名,在大兴安岭下。解放后,被称为“山岭上的人”的鄂温克人到山下定居时,便在这里建立了猎民村,禁猎后村里连一个猎民都没有,可大家还习惯把这个民族村叫猎民村。
猎民村三面环山,峰峦起伏,丛林幽幽。村子的东北有神秘的仙人洞和百年的敖包树,西南是一条大河与宽阔的草地。村子里的鄂温克人家都是起脊的房屋,南、西、北三面开窗,整洁干净,宽敞明亮。村里村外都被冰雪包裹起来,一派洁白,闪光透亮。有的人家的院子里立起了灯笼杆,时有孩子们的鞭炮声传来,这都表明快要过年了。
过了腊八以后,鄂温克人就开始忙年了。打扫卫生、杀猪宰羊、捕捞冰河鱼、蒸年糕、炸年果子、包准备正月吃的冻饺子……家家热气腾腾,欢欢乐乐。接近年根的时候,人们选择阳光最好的日子,陆陆续续来到敖包树下祭敖包。这棵三百来年的敖包树,粗壮苍劲,根部四周堆满了石头块。过年祭敖包谁都会往石头堆上加一块石头,再供奉祭品,祈求降福,盼望保佑新一年风调雨顺、人畜两旺。然后围着敖包树从左向右绕圈行走,大人小孩都特别虔诚,慢慢、静静、默然。绕过三圈,人们上前抚摸敖包树,这叫抚树摸春。双手在树干上不停地摩挲,来回摩擦,手心就有了温热的感觉,说明摸到春了。
欢度鄂温克人称为“阿涅”的春节,最重要的就是年三十这一天一夜了(猎民村把除夕的白天都称为年三十儿)。这天热热闹闹,家家户户贴对联、挂红灯、拉红花、放鞭炮、吃团圆饭、吃除夕饺子、喝春酒……屋里屋外红红火火,满门喜气,有说有笑,有歌有舞,到处充满了节日的吉祥、幸福与快乐。鄂温克族村干部老杜告诉我们,以前过年说道多讲究多,这些年简单了,但除夕之夜必须敬拜祖宗和给老辈人磕头拜年。在他家,父母坐在正位,一脸福气的样子。他带领妻子和孩子给老人拜年,恭恭敬敬,那样真诚。他给老人敬酒,老人用无名指沾酒向上弹一下,表示敬天敬地敬神灵,而后祝福每一个晚辈。最小的孩子给老人敬上新春的第一碗春茶,身子前倾,双手捧来,放到桌子上不可磕出声响。这时,孩子们跳起鄂温克传统的舞蹈“努日给勒”,双手左右摆动,手腕下压,双脚单跺步,优美地轻轻起舞。大人们都笑了,满屋子都是掌声。
大年初一的早晨,太阳好像一下子跃上了大兴安岭的顶尖,山上山下都是金光闪烁,猎民村也显得更加美丽、温暖了。鞭炮声、锣鼓声、欢笑声此起彼伏,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。人们一伙又一伙地走这家进那家,相互拜年问候,喜气洋洋的。拜年时,有人相赠彩巾,彼此祝福吉祥安康。我们漫步在大街上,披着新春第一天的阳光,跟鄂温克人一样自由欢快。这时候,一阵歌声传来: